图片
宫词
白居易
泪尽罗巾梦不成,
夜深前殿按歌声。
红颜未老恩先断,
斜倚熏笼坐到明。
评析
与前一首刘禹锡的《春词》相比,这首诗显得沉重、悲愤得多。诗人作此诗,代宫人叙说幽闭深宫的不幸与苦痛。首句写夜来不寐,梦想君王临幸;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,君王来幸无望;三句写红颜犹在,君恩已断之痛;四句写仍然心存幻想,斜倚熏笼坐待,然而等到天明君王仍然不至,等待终成泡影。本诗章法上迂回有致,把一个过气失宠宫人内心的绝望铺展到极致。正常的失宠往往是色衰爱弛,而诗中的宫人“红颜未老恩先断”,则或因夺爱,或因谗妒而失宠,所以,她内心的悲愤与无力是无可奈何又无处可表的。作者对这一群体报以深切的同情和哀怜,本质上还是文人惯以用之的借写闺怨寄寓仕途悲怨。五分幽愤,五分痛楚,底色其实是绝望。
图片
图片
杨雨解读
诗题一作“后宫词”。写宫词的诗人很多,白居易的这首为什么能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?因为他虽然写的是老套的题材,但写法上很有创意。白居易运用了对比的手法:动静对比,悲欢对比,冷暖对比。动态的、欢乐的是别人。已经深夜了,前殿还传来乐歌声,可以想象那里莺歌燕舞的场景,还有君王拥着新宠沉浸在欢声笑语里的样子。静态的、悲伤的则是诗中的女主人公。伤心的泪水湿透了她的罗巾,她想把自己埋进梦里,让梦驱散现实的寂寞和痛苦,可是“夜深前殿按歌声”的喧闹让她根本无法入睡。她还那么年轻,她还那么美貌,可是坐拥后宫三千佳丽的君王眼里早已没有她。“红颜未老恩先断”,她只能“斜倚熏笼坐到明”。既然用到了薰笼,说明天气已经转凉了,可是比天气更冷的一定是她的心吧。“斜倚熏笼”看上去似乎是温暖的室内场景,其实衬托的是冰冷的内心,尤其是与前殿的热闹相比,后殿里这位寂寞的女子更是冷到了骨子里。不知道白居易们在写这种冷到骨子里的诗的时候,是不是也有意无意在借后宫女子的失宠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幽怨呢?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公司行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